關(guān)于茶書,這些年很少去關(guān)注。很多茶書僅僅是知識的灌輸,甚至是炒剩飯,了無新意。
我想看的茶書,要有新穎的論點,要有翔實的論據(jù)。然而,在茶書這塊好像太難了。
最近讀到《潮汕工夫茶源流考》,卻讓我眼睛一亮。
作者林楚生是老朋友了。對于鮮少在圈里走動的我來說,也是少有的幾個朋友之一。他總是能出乎意料地為茶文化的傳播做一些事情。而我,卻只是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慢慢地耕耘。不如他的心胸那么開放。最為難得的是,他的專注。他清楚自己的定位,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而且努力在做。因為茶的博大精深和兼容并蓄,所以很多人走著走著就偏了。而他,這些年一直在堅持。
茶書的寫作,很容易就寫散了。一旦涉及到高妙處就散,就不知所云。
再就是容易寫死,寫實就全然記錄沒有思考,只是偶爾有些感嘆。
一直對潮汕的茶文化深感興趣,經(jīng)過這么多年下來,我覺得要研究一個地方的茶文化,一定是要深入到生活中去的。文化一定是植根于生活,植根于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這也是風(fēng)土人情說法的由來。
而潮汕地區(qū)的飲茶文化在全國都是獨樹一幟的。潮汕茶文化有系統(tǒng)性,有豐厚的人情,也有足夠的細(xì)節(jié)。這些都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一直都想抽個時間到潮汕去,去那兒的大街小巷,到哪兒的荒山野嶺,到那兒的大山小河去走走,聞聞那兒的風(fēng),聽聽那兒的雨,看看那兒淺斟低酌的人群,讓我沿著那一縷茶香去尋找人該如何的活著。只是,那個地方一直都沒有去過,我想自己去,因為我怕被誤導(dǎo)了,我怕被引誘了。直到今天,看到《潮汕功夫茶源流考》我知道,我的尋訪應(yīng)該有了一個最好的向?qū)А?/p>
我不想把這本書的目錄在這里一一呈現(xiàn)。我只是把我看到這本書的觸動寫在這里。這種觸動是基于兩點。
一、寫作的難度
我碼文字做了那么多年,像《潮汕工夫茶源流考》這樣的書我是不敢寫的。為什么?這里需要作者對整個潮汕茶文化的一個基本脈絡(luò)基本的了解,這種了解還需要很多的實地勘察,核實。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不僅僅是精力的問題,時間更是一個問題。要的就是細(xì)細(xì)密密地持續(xù)不斷的做細(xì)功夫,這就很了不起。
二、新意
茶書能寫出新意很難。要么就是資料的堆砌,要么就是我之前說的那種記錄似的,毫無油鹽。
通常堆砌的會有一個想當(dāng)然的邏輯,然而,這種邏輯基本上經(jīng)不起推敲。這也是我為什么現(xiàn)在不大敢看茶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我愿意看到作者的思考,哪怕是不成熟的思考。很幸運的是,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而且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苗頭。怎么說呢,它契合了我的心意。
我想研究潮汕茶文化的時間其實很久了??墒且幌肫鹇穆贸蹋约翱赡苡龅降奈叶紱]法預(yù)計的問題,時間,乃至于費用,我都有點兒頭大??吹搅诉@本書,我隱隱有些妒忌:這些點,作者明顯也關(guān)注到了。
文化的傳承實際是文化在百姓日用中被用起來的過程。它總是和一些基本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文化的誕生從來都不是憑空的。
這一點我特別欣慰的看到了,文化不是玄學(xué),不是天馬行空的幻象,而是真實地和生活絲絲相連。
書中有云:
從中可見潮汕工夫茶從器具、茶葉、程式都已有自己的特色,三者是相互結(jié)合,共生共長的。
我不知道這個結(jié)論是作者自己做出來的還是誰做出來的,反正我看到這一段話的時候很激動。這種“共生共長”的意識尤其重要。這里沒有妄想先輩是如何的具有先見之明,沒有臆測,祖上是積了多少陰德。而是從實際的用中體現(xiàn)。這是務(wù)實的茶文化研究精神。
精神通常都要通過具體的物、事傳遞。而功夫茶所承載的潮汕人的精神就是通過每一個具體器具、茶葉、程式傳遞的。這也是茶之為用的最為實際的體現(xiàn)。這也和我一直以來的研究是暗合的。
潮汕工夫茶本性上是一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社會活動,從茶具、用茶,到程式、習(xí)俗,都注定了它必然成為社會匯總?cè)穗H交往的紐帶和工具,而非“私人獨享之物”。
這里就涉及到每一個茶具的用具體到形制到可能帶來的一些感官上的感受,這是一個完整的脈絡(luò)。做這種思考,而且其邏輯的嚴(yán)謹(jǐn)也是讓我極為欣賞的。它脫離了茶文化宣傳中動不動就往高了說,往玄里講的窠臼。
潮汕工夫茶的程式需要侯水、備器、巡城、點兵等數(shù)道環(huán)節(jié),需經(jīng)歷數(shù)十分鐘才可完成,而非一蹴而就,在這行茶的時間中,人們可以促膝長談,可以秉燭夜談,其程式便為飲茶者的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及和諧靜謐的氣氛,也讓人們在交談中產(chǎn)生信息的交換、收集和傳播。
我們和世界的聯(lián)系,和世界關(guān)系,認(rèn)識這個世界,以及我們?nèi)绾卫娴竭@個世界,其實在“用”上下足工夫就好了。
雖然《茶經(jīng)》中提到:“茶宜精行儉德之人”。然而,里面并沒有涉及如何宜。精行儉德之人在用的時候有哪些具體的體現(xiàn)。
通過以上這一段文字,我就由衷的感嘆“工夫還是要做在細(xì)處。”
隨著喝茶的人越來越多,敢寫的人也越來越多,碎片式的閱讀造福了無數(shù)的人,當(dāng)然,也是坑了無數(shù)的人。
專注者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難。
慶幸的是,正因為越來越少,越來越難,也就越來越珍貴。所有的專注著都是暗夜里的星光。雖然很弱,然而總是給人以希望。
有茶人如楚生君,廣東茶文化之幸。能與楚生君為伍,也是我之幸也。
來源:一如茶香
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